时至深夜,项目安全负责人徐佳宸走出办公室透透气,转头一看,项目经理李云的办公室还亮着灯。徐佳宸甩甩肩,回去继续伏案工作。
远远看去,办公区一盏盏的灯光织成一张闪亮的网,本该悄然滑走的时间在这里被拦截,变成了新的方案、新的知识、新的论文。
李云,作为从事建筑装饰行业近20载的中建人,足迹从荆楚大地贯通巴蜀山河,作品浸润了千万家庭的幸福,荣获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“金牌优秀项目经理”称号、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如今,他又在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新的项目挥写最新篇章。
2007年,年仅26岁的李云走马上任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的设计负责人。俗话说,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。该项目结构复杂,是一个品质要求高的鲁班奖工程,较一般项目难度高、收口多。当时,铝单板、蜂窝铝板等材料开始用于室内装修推广阶段,企业对其特性了解还不足,较一般项目施工运用难度大。为确保工程万无一失,他带领项目设计小组人员对每一个节点都进行认真分析,积极收集数据,对图纸节点不计其数、不厌其烦地进行设计攻关,优化施工方案,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,为了一个节点数据的精确性,他可以核实,核实,再核实。正是这种对工作精益求精,近似苛刻的态度,成功地解决了项目复杂施工条件下的设计问题,建造了他装饰道路上的第一个“代表”工程。
李云同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许多优秀青年一样,因为敬业沉稳的作风、不惧风浪的坚毅,时常让人忘了他也只是比“90后”大不了多少的“80后”。知重负重、迎难而上,李云以“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气,以“敢啃硬骨头”的韧劲,以“争当领头羊”的胆识,在建筑装饰蓝海创造辉煌。
他常说,在千帆竞渡的比赛面前要勇于争先,在荆棘丛生的障碍面前要善于跨越。2013年—2017年,在担任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设计分院(内装)院长期间,他凭借着一股把工作“干就干到极致,做就做到最好,走就走在前列”的信念,带领分院所有年轻设计师大胆钻研,潜心改革创新。2013年获评1项新型实用专利,2013-2014年培养出7名“全国建筑装饰工程装饰奖”优秀项目设计师,2016年首推BIM放线年参加第三届“科创杯”中国BIM技术交流大赛获施工组优秀奖荣誉。以设计引领项目品质履约,建成了长沙火车站、汉口火车站、郑州火车站等多个精品工程。
在工作上,与李云共事过的人说,遇到难点问题他很较真,从不肯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,设计方案不允许一点点误差,材料打样不允许一点点外观或质量问题,自始至终精益求精。一项目负责人说:“大家怕看到他,又怕看不到他。看到他,很可能会被指出不足。看不到他,又遗憾没有更高的标尺来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有所突破。”施工一线需要让人放心的急先锋,他便服从组织安排坚守一线。他坦言自己习惯了在施工现场与设计打交道,与工人打交道。通过开展设计创新,为企业创造价值,他锻造出了一双敢于担当责任的铁肩膀。
业务管理的成功,李云成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青年的楷模,更重的担子又在等着他。
2017年,他担任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中国—欧洲中心(成都云端)项目设计负责人。中国-欧洲中心(成都云端)项目,作为国内首个对欧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,是中国西部与欧洲进行贸易、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。作为欧洽会的永久会址,倍受全国建筑同行关注。
为了这一座蓉城地标,在设计施工中,他带领攻关小组,深入现场一线,精心编制设计方案,科学指导施工。其中,音乐厅分项部分看起来很漂亮,但实际施工起来难度较大。其中的吊顶施工是项目的一大亮点,同时也是一大难点。
由于音乐厅属于大堂类结构,吊顶面积大,如果按照常规搭设脚手架的方式进行施工,则进度会十分缓慢,不能确保工期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结合现场实际通过设计优化,项目部提出了搭设网架钢平台的想法,以全力确保项目工期!就这样,这么一个平台规模位于国内前列的“神器”在云端项目得以运用,并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工期,确保了整体节点的顺利推进。
作为当时中国—欧洲中心(成都云端)项目设计负责人的李云说:“这是我做过最难也是最漂亮的音乐厅!”整个音乐厅吊顶全部采用GRG新型材料,这个造型呈此起彼伏的波浪状,涉及到1600余块形状各异的GRG,美轮美奂的造型呼之欲出,同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。然而,难题当前一定有解决之道,被项目上各位同事尊称为“”的李云在异形施工方面自然得有“两把刷子”。
在云端项目音乐厅吊顶设计阶段,李云带领设计团队,明确各级人员的责、权、利,做到方向明确、步调一致,将成都音乐厅参数化建模并将BIM模型与原清华大学声学设计模型进行比对修改,然后利用3D扫描等技术定点定位,最后通过测试模型与GRG厂家一同分解,将分解材料和钢材构件进行核算,与中建西南设计院进行结构复核,每一步保证无误后,安排设计人员;同时努力做好过程控制,处处树立精品意识,做到每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设计目标,并且责任到岗、到人,一步一个脚印,一步一个台阶。凭借设计团队的细心和专业,1600余块形状各异的GRG成模基本是零损耗,为项目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也成功营造了精美绝伦的吊顶效果,以精益设计建造精品工程。
往前看,是步步紧逼的时间节点;往后看,是年轻稚嫩、缺少同类经验的项目员工。李云敢于接“烫手的山芋”,用精益求精的态度,助力企业筑起了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经济联络基地,亮丽了城市,感动了企业,成就了自己。
因为中国—欧洲中心(成都云端)项目音乐厅设计施工的经验积累,2018年—2019年,他临危受命从一名资深设计师转型到新的关键岗位,第一次担任河南郑州大剧院项目经理。“当时甲方对我们的要求很高,但公司对我们的要求更高,我们自己对自己要求就必须是极高。”李云说。在河南郑州大剧院的项目团队里,把“高标准”变成日常,将“严要求”做到极致,以近乎苛刻的安全生产管理、细化到点的生产进度管理、精益求精的技术质量管理、不断优化的商务合约管理……最终,项目成功获评2022年国家优质工程奖。
从设计成长为项目经理,李云说他变化的只是岗位,不变的是把项目干好的匠心,他始终学不会的就是停滞不前,必须得“打捞”起所有的碎片时间,为更精彩的出击不停打磨武器。”靠着这样的冲劲和韧劲,他也成了许多年轻建筑装饰人的标杆,锤炼了干事成事的宽肩膀。
“我们项目经理非常严格。大家经常喊他,就是因为他更专业,骨子里更加追求极致。”这是项目部成员们对李云的共同评价。从“英雄的城市武汉”来到了“烟火成都”,李云本着“干一项工程、立一座丰碑、交一方朋友”的滚动开发意识去建造项目。
2020年担任成都高新体育馆项目经理,2021年担任成都高新文化中心项目经理,坚持党建引领,实现项目极致履约。他结合生产实际,依托党员先锋队、青年突击队和“超英杯”劳动竞赛等,充分发挥党员、团员先锋模范作用,让大家拧成一股绳,心往一处想,力往一处使。面对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与困难,坚持亲自带队解决问题,言传身教,让后来者,年轻人均获益匪浅。通过培育精兵强将,广获荣誉表彰。2021年获业主、总包表彰10余次,表扬信10余封,项目荣获成都市“工人先锋号”,2名员工获评深圳装饰西南分公司“匠行先锋”、年度优秀员。
海不择细流,故能成其大;山不拒细壤,方能就其高。对于李云来说,凡事无小事,简单不等于容易。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,守初心、砺匠心、炼臻心,如他这样的“大师”正身体力行地将集团打造“高质量的装饰行业冠军企业”由项目向外不断延伸,向社会传递着新时代中建装饰建设者的奋斗精神。
“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李云看着正如火如荼开干的新项目,目光炯炯,步伐坚定……(黄映何)